天津在线

首页> 体育频道> 天津全运会> 正文

全运会“追星族”不再拿“金牌”当成唯一标准

9月3日上午,第十三届全运会游泳比赛正在天津奥林匹克中心游泳跳水馆进行,数不清的宁泽涛的支持者统一着装,比赛前一个小时就在跳水馆门外整整齐齐摆了200份装着饼干、纪念品和感谢信的礼包,这是送给来采访游泳比赛的记者的——粉丝有计划、有目的给媒体记者“送礼”,开了全运会先河。

同样的情景出现在孙杨比赛现场。

“手幅、相片、扇子……纪念品可以免费领,给孙杨加油就可以。”

“请您支持我们的奥运冠军孙杨。”

从8月31日孙杨亮相开始,赛场外围、内场和看台上,每天都有头上系着“孙杨,加油”红色发带的姑娘们派发原创的纪念品。这些印有孙杨形象或名字的应援物,不仅吸引了前来观赛的年轻人,也“招揽”了大量年长的观众,大妈热情地跟着举起手幅,大爷舒坦地扇着扇子,“支持孙杨”在这个时刻剥离代沟、穿透陌生,成了共识,“孙杨不错,你们年轻人喜欢,我们老头儿也喜欢。”

而在距离天津市区约有50公里的武清体育馆,因山东队在男子乒乓球团体赛1/4决赛中被淘汰,两天没出现在赛场上的“藏獒”张继科也继续开启个人单打赛程,他一出现,看台再次被写有“张继科”的蓝色条幅“覆盖”。有媒体报道,在有张继科出现的比赛日,几乎每次前来支持他的粉丝都在千人左右。而一辆名为“阿科冰工厂”的冷饮车也贴心地为候场时间较长的“蝴蝶”提供免费饮品,每天约200余份……

有组织、有纪律,粉丝们支持偶像的方式越发“科学”。在本届全运会上,应援,这种从娱乐圈流行开来的团体追星方式,跟随张继科、马龙、孙杨、宁泽涛、惠若琪等体育明星在中国的体育赛场落了地。

“有精力都投进去了,没精力创造精力也投进去了。”千叶负责管理孙杨的一个应援站,她向中国青年报·中青在线记者表示,为了应援孙杨的全运会比赛,国内不同应援站纷纷联合起来,提前一个多月就开始了应援物的设计、制作、搬运,“力争看起来整齐划一。”到现场的每个粉丝穿着统一的服装,喊着统一的口号,也主动地各司其职——早上5点,这群说着不同方言的年轻人就从天津的各大小宾馆赶到赛场,布置花墙、挂好5米高的大型海报、搬运分发纪念品给观众……团队作战的能力和默契,让外人丝毫看不出她们之间未必知道对方的真实姓名。

“一次好于一次。”千叶表示,自己是在里约奥运会后开始喜欢孙杨的,至今她参加过3次大型的应援活动,今年7月的游泳世锦赛,她和这次来全运会的很多铁粉还一起追到了布达佩斯。据她介绍,孙杨的不少粉丝从2012年伦敦奥运会后开始追随,但抱团涨粉较为迅猛的阶段就是里约奥运会之后。

8月31日,第十三届全运会游泳项目,孙杨的粉丝。中国青年报·中青在线记者赵迪/摄

里约奥运会,以傅园慧为代表的一些新体育偶像出现,已经表现出金牌不再是检验运动员是否受欢迎的唯一标准。尤其在智能手机推动的多屏时代里,新一代的观众和运动员伴随着社交媒体长大,在新媒体的笼罩下,他们彼此有了更多的互动机会,“体育偶像”的定义也有了更加多元化的诠释。

此前,腾讯一份“你对体育爱豆的爱有多深”问卷调查中,“有82.31%的受访者表示,喜欢体育偶像本人大于运动本身;而66.73%的受访者表示,是在里约奥运会后才开始喜欢上如今当红的体育偶像,如张继科、马龙、孙杨等;65.77%的人表示喜欢体育偶像的时间长度在半年以下。”

但年轻一代“团结”的力量不容小觑:张继科的全运会首个比赛日,由粉丝创立的微博话题#张继科天津全运会加油#当天阅读总量已经达到6亿,他们正用事实证明,粉丝和明星一起,正在成为注意力经济话语权的主导者。

“无论哪个时代,年轻人都会寻找自己崇尚的东西。从近几年的变化来看,体育明星正开始更多地走进青少年的生活中,竞技体育本身的魅力,那些有别于娱乐明星的价值,开始对青少年产生影响,从而进一步得到社会认同。”我国知名体育营销专家张庆表示,对体育明星而言,运动成绩是体现其价值的支撑和基础,此外还有职业和专业的态度,但成绩与金牌并不等同,“体育的魅力不只有竞技部分,它体现的是人性在某种挑战面前的极致表达。每个人都希望实现自我超越,现实中有很多梦想没有实现,但体育明星身上的坚持、拼搏、勇敢等人格特质就很容易和我们内心的渴望产生情感共鸣,使得体育明星即便遭遇低谷也不会被放弃。”在张庆看来,和以往的“唯金牌论”相比,“这才是更加成熟、自信的体育观。”

8月29日,天津,第十三届全运会乒乓球男子团体预赛上,来自全国各地张继科的粉丝。中国青年报·中青在线记者赵迪/摄

2012年伦敦奥运会,夺冠后拍打水面流泪的画面,让欣欣喜欢上“真性情的孙杨”,可惜此后很长一段时间,赛场得意的孙杨生活中意外频发,负面新闻缠身,孙杨的处境让当时“成绩不好、被孤立、被质疑”的高中生欣欣产生共鸣,但孙杨最终凭借坚持走出阴影还攀上巅峰,这种精神也带欣欣走出低谷。自称“5年老粉”的欣欣抵触外界总拿孙杨的眼泪做文章,“了解他才知道,他每次成功有多来之不易,只有提到恩师和父母、得到很多爱、证明自己的时候,他才会哭,而不会为随便什么小事哭。”欣欣非常坚定,“为什么我这么信他?因为信他就是信我自己。”

同样坚信“偶像”的,还有阿姨陈雪芬。在本届全运会男子花剑团体赛现场,她作为董力的“妈妈粉丝团”成员,夹在一群年轻女孩中为董力加油。尽管,因参加综艺节目而走红的董力被质疑“只有粉丝,没成绩”,但在陈雪芬看来,“他简单真实、有绅士品格,我希望我的孩子也这样,我怎么会因为孩子成绩不好而嫌弃他呢?”

上世纪60年代,陈雪芬是一名中长跑运动员,封闭的生活令她一度想逃,因此,在她看来,“在这样的时代,他能用很多种方法去证明自我价值,推广自己喜爱的运动。相比以前,很多世界级的运动员并没有得到合理的关心,董力是幸运的。”

同样是里约奥运会之后,作为一个“小众项目”,击剑因一群高颜值的小鲜肉运动员而备受关注。相比4年前零星挂着各省助威横幅的全运会赛场,这次的击剑馆挂满了孙伟、董力、施嘉洛等运动员的巨幅海报,看台同样被“迷妹”占领。刚结束高考的河南姑娘牛怡青坚持到看孙伟站上领奖台的一刻,才急匆匆拖着行李去赶火车参加开学典礼,为了孙伟,她在这个暑假开始学习击剑,既为锻炼身体,更为“能体会到他比赛和得分的心理状态”。

为了推广击剑,孙伟常在微博上分享介绍击剑和运动知识的小视频,名为《孙伟击剑小课堂》,初学击剑的牛怡青在这里了解到重剑、花剑、佩剑的区别,明白了击剑服装和剑柄的讲究,最近她在跟着视频进行身体协调训练,“要用行动支持他推广击剑。”

孙伟的尝试具有代表性。长期为国家队运动员进行培训的张庆表示,以前需要花很多时间帮助运动员打破局限性,“他们觉得只要把成绩弄好,其他没关系”,但现在的运动员,“明白要在拥有成绩的同时,建立自己健康良好的社会形象,他们愿意和粉丝互动,更开放和自信。”体育明星竞技场外魅力的展现,也让体育精神成为了引导青少年的偶像性因素,“应援”像是年轻一代用声势浩大的执着冲刷了以往对金牌的执拗,淡的是金牌却淡不了拼搏。

“这为中国体育改革提供了信心,而且,这只是一个开始。”张庆说。

版权声明

一、凡注明来源为"天津在线"的所有作品文字、图片、音视频、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,版权均属天津在线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。

二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,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、转载或建立镜像。否则以侵权论,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。

三、凡本网注明"来源:XXX(非天津在线)"的作品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

四、转载声明:如本网转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在作品于本网发表之日起30日内及时同本网联系,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。

免责声明: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与天津在线无关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

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,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。如有侵权,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:jubao@72177.com

今日天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