历时一个多月的第十五届上海市运动会上周六落下帷幕,与往届相比,今年的市运会吸引了更多的青少年参加,无论是开幕式还是闭幕式,都饱含了青少年与校园的元素,俨然就是一场青春盛宴。正如市体育局局长李毓毅说的那样,市运会作为全市性的综合性运动会,是体育部门、教育部门两家携手组织以青少年为主体、检验区县体育及体教结合发展成果的一次会演。
体教结合的概念已经被提出多年,而将其体现在一个全市性的大规模运动会上,确实是上海的一大特点。从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,到各级单位的鼎力支持,自上而下的全面贯彻落实,体教结合已经成为市运会最闪亮的元素之一。
今年的市运会,全市17个区县全部组团参赛,加上42个高校,共有59个体育代表团参加本届市运会,同比增加了近26%。其中高校组团数从上届的29家体育代表团增加到本届的42家、同比扩大了45%,这与上海近几年体教结合工作的快速推进是分不开的。市运会期间还组织了100多个一线的专家去看比赛选苗子,通过比赛发现了一批好苗子,并把他们登记在册,予以跟踪、扶持,把他们重点培养,他们也将成为上海备战2017年全运会和2020年奥运会的重要力量。
另一方面,为了防止唯竞技成绩的片面追求,本届市运会共计有1.2万余名青少年运动员参加文化测试,不合格的258人被取消参赛资格,合格率近98%。上海运动员近两年参加全国青少年比赛,赛前文化学习成绩合格率已达99.93%,位居全国前列。
一场青春盛宴,同时也展示了市运会创新的思路。时下,当很多人在质疑全运会、省运会已经沦为政绩的工具,渐渐失去举办意义的情况下,市运会以青少年和高校为主要参赛人群,开创了一条新的运动会之路,体现了市运会的价值与意义。毕竟如今早已过了“看体育”的时代,全民参与体育锻炼才是大势所趋,从市运会、市民大联赛以及各类赛事的红火举办,上海的全民玩体育的时代已经走上正轨。
少年强则中国强,市运会越办越年轻,为上海体育发现体育人才,为上海市民提供更好的体育大环境,都是颇有裨益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