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报讯(记者 龚洁芸)上海市体育局副局长、上海市校园足球理事长郭蓓昨天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:“将足球深入校园,教育比我们更有号召力。当然,体育也是不可或缺的主角,‘第二主角’的作用主要在提供专业的培训、赛事和人才。”
上海早在2009年就成立了校园足球办公室,和其他40多个校园足球布局城市一样,上海的“校足办”也是归口在当地体育主管部门旗下。但郭蓓坦言,那时候的工作并不顺利,体育主管部门凭一己之力,很难将普及推广落到实处。
2012年上海市校园足球联盟成立,联盟与“校足办”合署办公,教育主管部门走上前台,校足联的工作推进顺利。郭蓓说:“首先,学校的基础设施贡献出来,解决了最大的场地问题。然后教委一号召,参与联盟的学校从最初的97所增加到了200多所,参与人数两年里翻了三番。最主要的是经费问题,也从当初100万元增加到2200万元。”
教育部门出学校,激励学生;体育部门就出技术,贡献专业。退居“二线”之后,市体育局主要负责专业方面的协助:继续推进吴金贵等名教练进校园的活动、在校园培训专业教练、培训校长和管理人才,以及组织联盟下的各级比赛、提供国际级优秀裁判等。
郭蓓说,这两年来,体育和教育两家摸索出了这套成功的合作方法,校园足球联盟在推广和普及方面已经初见成效。未来,如何在校园里寻找更多的足球精英,还需继续探索和努力。